写在前面
《21天自控训练营的最后一课》—–冥想与专注力,如何用冥想训练专注力?
内容
本课主旨
觉察注意力
刚开始冥想的人,经常会有一种常见的反馈;注意力一会儿就跑了,一跑就跑得很远,甚至回不来了。压根管不住念头,大脑千头万绪,坐不住。
有经验的禅师给出的解决方法超级简单;觉察到注意力跑了,再次回到目标即可,不用责怪自己。
一语中的
觉察注意力,是一种主动而平静的选择。它不仅节约我们与之对抗和消耗的“意志力能量”,还让我们最快地回到该做的事情上。
案例
正念的力量
以前妄念太多,很苦恼。
参加了一次禅七后,主人公觉察得多,反而找回了笑容。
禅师一针见血地回应我:“因为你想管,你想控制念头。”
分析
因为想管住念头,想控制它,所以管不住。不去控制,不管它,随它自然来自然走,我该做什么做什么,慢慢地,正念的力量会增强。心力强大起来,妄念的惯性会削弱。
不断回到正念,回到呼吸,一次次将注意力系在呼吸之锚上。渐渐地,你的心会被一次次聚焦,专注力就自然提升了。
体验心得
- 不要想会发生些什么,而是期待什么都别发生
- 呼吸会让我们自己发声,生物反应让我感觉到精神气爽,会让专注力提升
- 呼吸的调整与心声的调整是一致的。当关注呼吸的时候,我们其实是对自我有更多的关注,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多的关注,对自己的心声有更多的关注。
解决方案
用冥想训练专注力
- 如果走神,请自我同情
- 不断回到正念,回到呼吸,一次次将注意力系在呼吸之锚上
- 不要想会发生些什么,而是期待什么都别发生
【番外篇】
自控与自律到底什么关系?
自控VS自律
自控能力强的人会逐渐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、情绪与注意力
想要真的实现控制是极度困难的事,所以需要善巧方便,找出其中规律,让自己依“律(自律)”而行。
为什么有的人找不到自己的节律
很多人的身心是分离的,脑子里一大堆概念,用于“指挥”身体怎么都不灵,身体不配合。这时候身心很多冲突与对抗,情绪自然就来了,失控必然常常发生。
“自我分离”的举措,也是一种主动选择的“自我保护策略”,为了保护自尊,但这样的自我保护,封闭了突破自己的通道。
真实,让你缩小“自我认知偏差”
- 来自当下现实的真实
- 并不是他人的反馈都需要接搜,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反观自身,跳出自我的牢笼
- 接受真实,并非一味屈从现实,而是看看哪些地方自己忽略了,可以改进,哪些可以做得更好一些
- 来自未来的真实
- 需要来自己未来的灯塔做前行引导
- 我们不能仅为当下打算(即时满意),也要为未来规划(长远利益)
多做,多做到
大部分人认为理所当然的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可能刚好相反,不是大多数人相信的“情绪引导行为”,而是“行为引发情绪”。
所以,最关键的还是践行,让自己多做,多做到。改变,始于践行,终于践行。
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行为、情绪与注意力,于是先采取行动。
总结
自我与自律到底是什么关系?
- 善巧方便,找出其中规律,让自己依“律(自律)”而行
- 打破自我,主动成长,哪怕有时候经受“剥离一层皮”的蜕变痛苦
- 触碰现实和未来的真实
- 多做,多做到